在2023年前半年的大学生活中,我从未想过真正的工业化生产竟是如此震撼。9月21日,当我第一次站在电解槽平台上,望着电解槽的管道在秋阳下泛着冷光,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和复杂的电解工艺,我内心既紧张又充满期待。作为刚入职的电解工序主控人员,DCS控制屏上跳动的电流数值像一串陌生的密码,让我真实触摸到化工生产的脉搏。
电解主控岗位犹如烧碱分厂生产系统的“大脑”,肩负着监控电解槽运行状态、调整各项工艺参数、保障生产稳定的重任。每一个数据的波动,每一次设备的异常响动,都需要我们高度警觉,迅速做出准确判断。
在逐渐熟悉岗位工作流程与职责后,我有幸参与到公司2024年下半年开展的就地改造重大项目之中。此次改造,公司对电解工序一线的离子膜全面更换,并针对电解装置实施了一系列精细且深入的优化升级。置身于项目推进的全过程,我深切感受到每一位并肩作战的同事,内心皆充盈着对本职工作的赤诚热爱,以及对企业蓬勃发展的高度责任感,大家心往一处想、劲往一处使,全身心地融入到项目攻坚中。面对接踵而至的技术难题,没有丝毫退缩与畏惧。众人拾柴火焰高,在这般齐心协力的工作氛围下,我们成功跨越了一道又一道难关。这种积极向上、团结奋进的工作氛围,不仅促使我在专业技能上不断突破与成长,也让我在职业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,更让我与企业休戚与共、携手共赴未来的决心愈发坚定。在“三实”文化的感染下,每一位躬身力行的匠人都闪耀着璀璨星光。我的引路人宋静师傅便是这星河中最动人的一束光——这位与企业共同成长二十载的电解专家,始终以赤子之心守护着生产线的脉搏。她能将电解工艺上下游的千丝万缕梳理成清晰的脉络图,在设备低语的异常波动中精准捕捉症结所在。当我凝视她穿梭在数据森林中的身影,试图探寻二十年如一日充满热忱的奥秘时,她轻抚着记录本上密密麻麻的数值说道:“这些跳动的数字,每个都是‘实在’二字的具象化表达”。更令人动容的是老班长申忠甲用行动铸就的担当丰碑。去年严冬深夜,零下二十度的寒风撕扯着厂房,盐水管线突然渗漏。他如同听到冲锋号的战士,扛着冰霜覆盖的金属梯冲向管廊,在管廊架的高空化作冰雕般的守护者。当最后一处隐患在冻僵的手指间消弭,时间已经走过了半个多小时。沾满盐渍的鞋刚触及地面,对讲机里新的召唤又让他化作掠过雪地的疾风,只在月光下留下渐行渐远的坚毅背影。记得一次班前会上,厂长语重心长地叮嘱班组人员各项注意事项,切实做好冬季防冻工作。我望着大家脸上严肃的表情,突然就读懂了班组间流传的那句话——在氯碱化工的钢铁森林里,我们既是生产线的守护者,更是绿色化工的播种人。那些精确到毫安的电流控制,那些穿梭在管廊间的年轻身影,正在书写着新时代的“三实”答卷。
现如今,让我望而生畏的电解槽,已在晨昏交替中成为最熟悉的伙伴。当春风再次掠过厂区的松树时,我知道,在这片“以义取利、镕基铸范”的热土上,属于我们这代人的成长故事才刚刚起笔。